為貫徹落實全市“接地氣、連民心”服務群眾教育實踐活動啟動大會精神,根據我公司的實際情況,經公司黨委(擴大)會議研究決定,以“保供熱、送溫暖、還藍天”為主題,在全公司開展“接地氣、連民心”服務群眾教育實踐活動。為確;顒禹樌_展,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和總體目標
(一)指導思想。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針,深入踐行“三實兩創”共同價值理念,以“保供熱、送溫暖、還藍天”為主題,開展“接地氣、連民心”服務群眾教育實踐活動,以解決熱用戶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為重點,轉變工作作風,密切同用戶關系,改善服務水平,提高供熱質量,為推進建設和諧牡丹江、促進全市經濟更好更快發展做出貢獻。
(二)總體目標。經過三年的教育實踐,“保供熱、送溫暖、還藍天”取得顯著成效,成為“接地氣、連民心”在牡丹江熱電有限公司的具體化行動,不斷改進管理方式,切實提高服務意識、工作效率,依法和諧供熱,把“發展熱電、造福市民,送用戶溫暖,還市民藍天”目標落實到各項實際工作中,努力建設和諧供熱環境。
二、主要任務
(一)加強教育學習,即加強政治思想、綜合素質、業務技術學習。重點學習十八大精神、中央關于科學發展、轉變作風等方面的相關要求、市十一屆二次、三次全委會精神、市委關于“接地氣、連民心”活動的部署和要求,不斷提高理論素養。采取集中學習與分散學習相結合、輔導講座與討論交流相結合等方式開展學習培訓,有針對性的進行綜合素質教育和業務技術學習。學習要做到“四有”,有計劃、有筆記、有體會、有提高。
(二)“保供熱”,即建設穩定的熱源、打造堅強的熱網。
隨著城市建設步伐不斷加快,我們的工作任務將異常艱巨,每年需要并網的面積以百萬平方米的速度增長,現有的熱源能力趨于飽和,熱源充實擴建、新接并網的管網建設和老舊管網的更新改造是當務之急。因此,熱源、熱網工程的投資建設,將給我們正常的供熱生產經營帶來巨大壓力,我們應做好全面過緊日子的思想準備,對資金、設備、人力進行有效的整合,集中人力、物力、財力,統一思想,步調一致,攻堅克難。
(三)“送溫暖”,即提高服務質量。
要把搞好供熱服務工作視為企業生存線、發展線。均衡、合理供熱,以優質供熱贏用戶心,以優質服務促收費率,努力創建“關注民生、服務發展”用戶最滿意單位。實施接訪、信訪、媒體監督采訪“一把手”第一責任人制度。要按照“怎么解決、由誰解決、什么時間解決、解決沒有”四個要素落實處理用戶投訴。主動走訪熱用戶,了解用戶的供熱需求,認真聽取用戶的意見、建議,解決用戶在供熱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全力改進和完善我們的服務工作。推進公開服務制度,不斷改進服務質量,及時受理、解決各類供熱故障和問題,確保百姓投訴有渠道,投訴有結果,及時化解矛盾,維護供熱和諧和社會穩定。
(四)“還藍天”,即節能減排工作。
堅持科學的發展觀,以節能降耗和發展循環經濟為重點,加強能源科學管理,堅持管理與技術創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突出指標分解細化和落實的過程管理,重點抓好主要生產經濟指標的精細管理和責任落實,做到任務指標、完成進度、責任單位、責任人、獎懲措施的“五落實”,每月進行對照檢查,實施閉環控制。節能降耗工作納入企業年度考核目標,建立健全節能降耗工作責任制,把落實節能降耗指標作為各生產崗位的職責,制定專項工作方案,強化節約意識,減少資源消耗,使節能管理制度明確化、定量化、到崗到人,做到考核嚴格、獎懲分明。
(五)夯實基礎,全面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
1、加強班子建設,發揮龍頭作用
加強班子建設是做好公司各項工作的前提條件。要注重自身修養,提高綜合業務素質,始終堅持“公開辦事、民主決策、集體領導”的工作機制,增強班子的戰斗力。
2、加強黨員教育,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堅持“三會一課”制度,使黨員的常規教育管理做到點面結合、局部與整體結合,強化教育學習的經常性、針對性和時效性。各總支、黨支部要將主題實踐活動貫穿于始終,圍繞公司實際,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以“創建和諧企業,爭做卓越員工”為重點,開展有針對性的學習、教育活動。
3、深化主題,創建黨建品牌
公司黨委以鮮明的主題為旗幟,以深刻的內涵為靈魂,以新穎的形式為手段,以黨員深層次的參與、體驗、感悟為根本,達到使黨員自我教育、自我提升、自我實現價值的目的。公司黨委將圍繞公司中心工作實際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把“黨員創紅旗崗”、“員工創明星崗”“以及創建先進黨組織等活動相結合,開展系列主題實踐活動。
三、方法步驟
按市委要求,結合我公司實際,“接地氣、連民心”服務群眾教育實踐活動從2013年開始到2015年年末結束,共分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組織教育學習,宣傳發動(2013年3月19日——2013年4月末)。公司召開動員大會,組織黨員干部認真學習,全面部署“接地氣、連民心”服務群眾教育實踐活動。
第二階段:落實活動實施方案(2013年5月1日——2015年6月)。按公司《“接地氣、連民心”服務群眾教育實踐活動實施方案》要求,堅持邊學習邊實踐、邊實踐邊整改、邊整改邊總結,不斷深入實地的落實好活動實施方案內容,真正把“發展熱電、造福市民,送用戶溫暖,還市民藍天”目標落實到各項實際工作中,為推進建設和諧牡丹江、促進全市經濟更好更快發展做出貢獻。
第三階段:全面總結(2015年7月——年末)系統評價活動成效,總結經驗教訓,宣傳推廣成功做法,建立長效機制,發展良好環境,使企業在做優、做精、做強的基礎上不斷做大。
四、推進措施
(一)建立教育培訓機制
1、加強員工培訓。開展全員、全方位、全過程培訓,是今后常態化的重點工作。全面開展員工的教育培訓工作,不斷提高員工隊伍的技術、業務等綜合素質。培訓方式可多樣化,集中培訓、經常性培訓、專題講座培訓、全員集中考試培訓、自學培訓。要重點開展實際操作實地實訓,如反事故演習,焊工技能比賽,管網應急搶修等等。有計劃、有針對性的開展崗位練兵。為每名員工建立圖書檔案。
2、加強對窗口服務人員進行文明服務培訓。組織學習《黑龍江省地方標準城市供熱行業服務規范》和國家、省、市相關法律、法規、政策以及公司相關規定,熟練掌握收費系統操作,熟悉生產運行及供熱常識,全面提高服務人員的業務素質和工作能力。加強服務窗口標準化建設。學習電業、銀行、通信等營業單位,對外服務窗口實行標準化管理,加強客服工作,全面提高窗口服務水平。
3、加強培訓考核,使員工教育培訓落到實處。公司對培訓情況進行不定期抽查,抽查結果將作為各單位、各部門培訓工作完成情況的考核依據,納入公司年度目標考核項目進行考核,并作為各單位、各部門年度評優的重要條件之一。落實崗位“逢進必考”晉級原則。把教育培訓作為首席員工評聘、技術職稱評聘及重要崗位人員聘任和員工年度工資晉級的重要條件之一,對于考試不合格者實行一票否決制。
(二)建立服務監督機制
1、開展集中“上門走訪,主動服務”活動,用3年時間把公司全部用戶走訪一遍,建立健全用戶信息檔案,并規范管理。征求熱用戶對供熱工作的訴求、意見和建議,為用戶解決疑難問題,現場答疑解惑,處理用戶室溫不達標及相關問題,為用戶提供優良的熱源和滿意的服務。
2、繼續向社會聘請供熱服務監督員。建立用戶監督員網絡,明確用戶監督員職責,充分發揮監督員的橋梁紐帶作用。定期召開監督員會議,傾聽用戶代表的意見和建議,及時掌握用戶的訴求和反映,糾正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3、公司窗口單位,要全面落實首問責任制,增加辦事透明度,實行企務公開(包括政策規定,辦事內容、條件、程序、時限,收費標準等),提高辦事效率和服務質量,做到依法辦事,文明服務,自覺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同時公司向社會公布《供熱服務承諾》。
4、精心組織、積極參加“行風熱線”節目,認真受理民心網、市長熱線、行風熱線等群眾投訴和訴求,及時辦理“黑龍江糾風網”的投訴事件,同時狠抓落實,要在結果上見實效;對熱用戶反映的問題及時解決,跟蹤問效,做到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
(三)建立黨政工青聯動機制
1、開展“和諧供熱黨旗紅”主題活動。黨員亮牌示范,監督兌現承諾。 通過黨員紅旗崗、黨員責任區等形式,組織黨員開展“五亮”即“亮身份、亮崗位、亮職責、亮標準、亮承諾”活動,促進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發揮,全面接受員工監督。
2、開展“五創”活動。即“創一流形象、創一流環境、創一流服務、創一流隊伍、創一流業績”,創建先進黨組織,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
3、開展“五比”活動。即“比學習、比覺悟、比技能、比創新、比貢獻”,營造濃厚的“先進黨組織”、“黨員紅旗崗”、“員工明星崗”創建氛圍。
4、群團組織要從各自不同工作角度,發揮各自優勢,結合公司中心工作,圍繞生產、營收、服務、安全工作開展形式多樣的崗位練兵、勞動競賽、創新實踐、攻堅克難等活動,把“工作是一個人的尊嚴,崗位是一家人的幸福”的理念落實到每個員工的頭腦中、行動上,進一步推進公司“四有四共”的和諧大家庭建設。
五、具體要求:
(一)加強領導,明確責任。
為確!盎顒印表樌七M,公司黨委決定成立“接地氣、連民心”服務群眾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公司成立以黨委書記任組長,黨委委員任副組長,副總師,各處室、分場、分公司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服務群眾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活動辦公室設在公司辦公室;顒愚k公室對全公司活動的組織開展情況進行抽查,并進行考核和通報,確保教育實踐活動有序開展。
(二)精心組織,扎實推進。
公司各單位要根據公司的總體安排,按照時間步驟要求,精心組織好各項活動,扎實開展好各項工作。堅持重在實踐、重在實效,防止流于形式、走過場。
(三)擴大宣傳,營造氛圍。
公司將在《熱電簡訊》上開辟活動專欄,通過成果通報、先進事跡報道等形式全面展示活動的新成效、新進展、新成果,傳遞正能量。
(四)統籌兼顧,協調發展。
要統籌安排好教育實踐活動,擺布好教育實踐活動與其他工作的關系,把教育實踐活動與日常的生產、經營、管理工作有機結合起來,兩手抓、兩不誤、兩促進。
中共牡丹江熱電有限公司委員會
二0一三年三月十一日